計劃概覽
項目目的
於2023年度,本計劃將繼續支持18區以地區為本的社會創新活動及幫助弱勢社群的項目,並圍繞以下焦點:青少年或長者,或支持有跨代共融概念的項目。
青少年
- 支持青年成長與發展,為本港培育新一代,裝備他們面對未來挑戰。
- 幫助弱勢青年提高就業和理財能力,裝備他們面對未來挑戰。
- 提倡並推廣綠色技能,即實現低碳轉型所需的技能,以及生活、發展和支持可持續及資源節約型社會所需的知識、能力、價值觀和態度。
- 當中包括軟技能 (如:創造力、連繫性、適應力、開放的思考等);技術性能力 (如:數碼科技應用、財務管理、職業技能等);以及綠色技能 (如:可持續消費和生產)。
長者
- 增強弱勢社群及長者的健康及抗逆力,社會凝聚力,並重建社會資本。
- 以創新手法(如:數碼科技、綠色生活)推廣讓長者活出豐盛頤年的理念,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 為弱勢長者提供即時及針對性的心理援助和支持,以助他們應對壓力及增強抗逆力。
- 引入各類型短期或長期措施,以改善其他弱勢長者及其照顧者的生活質素與精神健康等。
申請資助指引及資助原則
誰是合適申請人?
- 申請機構須具最少3年《稅務條例》(第112 章)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非牟利團體資格。
- 來自個人和商業機構的申請將不予考慮。
什麼項目符合申請?
- 附合本計劃資助範疇及地區層面的單次項目可以申請滙豐香港社區夥伴計劃。
- 項目活動需儘可能考慮使用環保物料及採取4R(減少使用,物盡其用,取代使用,循環再造)措施。
- 必須在滙豐香港社區節,於地區內舉辦最少一個大型活動,推動社區更廣泛的參與和展示創新理念。這些活動可以是在室內或室外進行。
- 在滙豐香港社區節,於中環遮打道舉辦大規模社區活動的申請亦可以考慮。
- 項目至少提供一次讓校園社區大使參與義務工作的機會。歡迎申請項目包含滙豐義工參與的機會。
- 申請項目只可接受其他非金融類型的機構的非金錢上資助(e.g. 場地贊助),項目內容、實施及其所有宣傳品都不能涉及任何形式的商業成份。
- 提交之申請項目於申請日至項目完成日期間並無其他機構(包括商業或非商業)撥款資助。
項目撥款額
- 每個項目申請撥款額由港幣20萬至70萬元,資助上限擴大了四成,使項目更具影響力。
- 項目周期約12個月,於本年9月展開,並在明年8月完成。

有以下元素的項目將優先考慮(新標準):
- 促進弱勢青少年的財務健康
- 與社會企業合作
- 適切推動滙豐員工參與項目的義務工作活動
評分準則
- 綠色思維
於項目及活動中融入綠色觀點或手法,促進並推廣可持續生活的理解與參與。 - 參與及合作
開放更多及更廣泛的機會讓不同界別人士能服務、分享、學習及創新嘗試以締造更好的社區。 - 社區需要
利用社區資源及專業知識以制定切合社會最新需要的項目與活動,充分發揮紮根於社區的優勢直接回應各界迫切的需求,促進最有效的社區支援。 - 項目設計
計劃能有效及切實可行的實施並符合成本效益,展示明確定義的指標來衡量項目績效。

預算指引
- 個別活動中的導師費及直接服務中的人力資源費用應當作項目活動開支。這些費用不應超過總申請款項的40%。聘用全職員工將不被考慮。
- 項目統籌行政人力資源費用不應超過總申請款項的10%。申請機構需要提交有關人員的詳細工作說明及所需工時等相關資料。聘用全職員工將不被考慮。
- 購置非消耗性物品之費用不應超過總申請款項的10%。視乎物品的價值及性質,申請機構須提供項目完成後有關物品的管理計劃及用途,並有可能在項目完成後,仍須接受物品使用情況的跟進檢查。
- 不鼓勵耗費龐大的刊物製作、廣告、用膳、外遊及儀式安排支出。

項目獎項
- 傑出氣候倡導大獎:
(感謝狀及港幣1萬元現金獎)- 以最具創新性的倡導方式令受惠者採用綠色技能,以幫助他們過渡至可持續生活。
- 傑出財務健康大獎:
(感謝狀及港幣1萬元現金獎)- 以最創新及有效的方式將理財教育元素融入於推行項目之中,以改善目標群體的長遠財務健康。
- 傑出未來技能大獎:
(感謝狀及港幣1萬元現金獎)- 充分融入未來技能服務或推行項目之中,以應對社會需要,使人們獲得更好的生活。
- 傑出創意大獎:
(感謝狀及港幣1萬元現金獎)- 為社區帶來積極能量的項目中並最能展示創意。
- 傑出社區參與大獎:
(感謝狀及港幣1萬元現金獎)- 透過出色的實踐令項目擁有最廣而深入的參與程度與受惠人數。
- 項目在不同年齡、種族、社會和經濟背景的人們之間建立共同點,具有凝聚力。

獲資助項目將如何被監管?
- 所有獲資助項目需要提交一份活動推行工作計劃,中期報告和在項目完成後1個月內提交項目總結報告。所以項目活動必須在明年8月31日之前完成。
- 滙豐及社聯會進行項目探訪,並有機會需要項目負責人提交項目資料以跟進項目進度。
- 滙豐及社聯將委任第三方進行獲資助項目的財務監管。項目負責人需提交項目資料記錄及財務記錄作審查。
- 若獲資助項目未能遵行有關報告要求或符合被問責要求,將來所有其他項目申請將不被受理。